

3月29日,我院新生儿科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小客人”,他的到来让科室全体医护人员惊叹不已,大家都没有料到,一直牵挂于心的“手掌仙子”终于健康地长到9个月了。如今,可爱的“手掌仙子”已经会咯咯笑出声了,会翻身、会坐了,还会抓玩具了,神经系统一切发育正常,完全成为了一个健康的宝宝,正在茁壮成长!说起当初这个宝宝的降生和救治过程,至今都让大家记忆犹新。
那是2016年6月29日凌晨3点,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值班大夫紧急接收了一名刚出生不久的婴儿,情况十分不好。尽管来儿科之前,已经通过产科的电话得知孩子病情危重,大家也做好了一定的心理准备,但当家长抱着这个婴儿出现在医护人员眼前时,所有人还是大吃一惊!这个弱小的生命出生时体重仅为660g,属于超低出生体重儿。孩子身长30cm仅有成人手掌大小,而且全身皮肤透明,血管清晰可见,胳膊、腿甚至还没有成年人的大拇指粗!当时胎龄评估仅28周,其母亲因“重度子痫前期、妊娠合并糖尿病、妊娠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瘢痕子宫、胎儿宫内窘迫、羊水过少、多浆膜腔积液”等多种疾病被迫行剖宫产分娩,孩子早产了近3个月!从医学角度讲,此类患儿存活率极低,尤其在干旱缺氧的高原地区,这类新生儿的存活希望更是渺茫。但是科室的医务人员没有丝毫犹豫和迟疑,科室立即启动了急救预案,全科的医务人员从科主任到主治医师,从主管护师到普通护师,大家立即全力以赴投入到了对孩子的救治过程中:科室马上组建了一支专业的医护团队,尽快制定出一套详尽的、个体化诊疗护理方案,并根据宝宝的情况,模拟“子宫内环境”为患儿设置了适宜的温度及湿度以促进患儿生长,同时早期及时给予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并刺激呼吸中枢,加强呼吸管理,维持患儿的自主呼吸。但在抢救30分钟后,令医护人员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宝宝出现了呼吸急促、吐沫及呼吸困难的症状,孩子的第一个生死关口摆在了大家面前!每一个生命都来之不易,每一个生命都弥足珍贵。科室团队在凶险的病情面前没有丝毫的退缩,大家继续迎难而上,不断调整治疗方案。因为孩子太小,各脏器发育不成熟,出生后一直表现为腹胀,不能喂奶,每天医护人员都需根据宝宝的日龄、体重、尿量及病情变化,充分评估病情,精细计算液体出入量及静脉营养量,保证患儿热卡及液体的充足摄入。从入院之后,患儿先后历经了几道危险的生死关口,几度与死神擦肩而过,又几度绝处逢生。幸运的宝宝在全体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下终于奇迹般地存活了下来,看着这娇小柔弱的婴儿,大家都亲切地称呼这名患儿为“手掌仙子”。
在科室的精心护理下,宝宝体重在出生后2周增加至1140g,成功的撤离了呼吸机,开始胃肠道微量母乳喂养;出生后3周,宝宝的体重增至1370g,终于在46天体重达到了1940g,奶量每次增加到了30ml。看着宝宝病情日益好转,医务人员深知孩子父母的焦虑,待孩子病情稳定后,同孩子父母亲商议后征得他们同意,将宝宝转至新生儿普通病房,此时宝宝的父母亲既喜悦又担心,喜悦的是宝宝终于转危为安,正常活下来了;担心的是孩子太小,护理起来困难很多,信心不足。新生儿病房的医护人员对这对初为父母的年轻人反复进行耐心解释、悉心指导,并让孩子的父母亲参与到对孩子的治疗护理过程中……终于在历经了57个日日夜夜的不懈努力和悉心照料后,大家眼里的“手掌仙子”体重由出生时的660g增长到2150g,各项指标均正常,已经完全可以经口喂养并成功脱离了氧气的辅助呼吸,孩子也终于可以平安出院回家了!
值得一提的是,这名患儿也是目前我省救治出生体重最低且随访发育正常无神经系统后遗症的早产儿,通过对他的救助不仅创造了生命的奇迹,也标志着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区在危重症早产儿综合救治能力刷新了历史记录!
目前,我院新生儿科每年救治危重新生儿2000余例,成功救治300余例有严重合并症的极低出生体重儿和超低出生体重儿、双胞胎早产儿和三胞胎早产儿,在救治低孕周、极低出生体重儿、危重症新生儿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凭借丰富的实践技能、精细的医疗、贴心的护理服务为高原地区危重症新生儿及早产儿撑起了一座强大的“生命保护伞”!
稿件来源:新生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