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科室简介:
青海红十字医院肿瘤放射治疗科成立于2012年,科室人员结构合理,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近30名,其中中级以上职称专业技术人员12名,副主任医师2名,专业放射物理师3名,工程师1名。拥有美国瓦里安公司生产CLINAC CX型15MV高剂量率、高可靠性医用直线加速器及治疗计划系统(Eclipse8.9)、多功能近距离放疗系统、高准确度模拟定位机、模拟定位CT 等设备。为目前省内唯一开展调强放射治疗的单位,可以对肿瘤施以精、准、狠的导弹式攻击,做到既不错杀又不放过。鼻咽癌、喉癌等头颈部鳞癌应首选放疗;早期食管癌、非小细胞肺癌、前列腺癌、宫颈癌等放疗与手术疗效相仿;部分乳腺癌、胃癌、直肠癌等术后放疗可显著降低复发率。科室开展的诊疗项目有:全身各系统肿瘤的诊断及分期;各系统肿瘤的根治性放疗,同步放化疗,术前、术后辅助性放疗,晚期肿瘤的姑息性放疗等。近日,我国肿瘤学及肿瘤放射治疗学唯一的院士于金明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肖泽芬教授、金晶教授等加盟青海红十字医院肿瘤放疗科,进行远程指导、会诊,现场诊治等活动。
二、 科室带头人简介:
青海红十字医院肿瘤放射治疗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张宽,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癌委员会放射治疗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会员,青海省抗癌协会理事,青海省抗癌协会肿瘤放射治疗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九三学社青海省委医药委员会委员。从事医学临床工作20余年,多次到国内知名医院参访学习,在多年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对各种恶性肿瘤的诊断、放射治疗、综合治疗及放射生物学研究均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对国内外放射治疗学科领域发展有全面的追踪和了解。撰写论文近20篇,其中北大核心期刊10余篇;主持、开展“三新”项目10余项;主持省卫计委课题1项。
以宽仁厚德体察癌友病痛 以敬畏严谨善待生命之重
2017年3月,早春的寒意依然袭裹着每一位来医院就诊的患者,而在青海红十字医院内科大楼内却暖意如春。在四楼放射治疗科主任办公室,笔者见到了该科学科带头人张宽主任。正如他的名字一般,高大健硕、谈吐儒雅的张主任给笔者留下了阳光般温暖的美好印象。“在工作中我们科接触的每一位病人几乎都是肿瘤患者,这些患者随时都有可能被癌魔和病痛夺走生命。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医务人员要用自己的言行、关爱和一流的技术为患者建立与癌魔和病痛作斗争的信心。我们必须“以宽仁厚德体察癌友病痛 以敬畏严谨善待生命之重”,为患者开启生命之窗,扼紧癌魔咽喉。”采访中张宽主任对笔者如是说。
纵观放射治疗发展 解析我院放疗学科前世今生
什么样的病人需要接收放射治疗呢?而今高速的科技发展成果之下,调强适型放疗与普通放疗的区别是什么?让我们跟随张宽主任一同走进那个未知的世界——
放射治疗是利用射线的能量杀死肿瘤细胞的一种方法,属于局部治疗手段。1999年WHO曾报道,45%的恶性肿瘤能够治愈,其中手术治愈22%,放疗治愈18%,化疗治愈5%。现代放疗技术已发展成为三大肿瘤治疗手段中科技含量最高的治疗手段:先进的影像技术可以早期发现并正确的诊断肿瘤;先进的定位和验证技术能够精确的锁定肿瘤;先进的放疗设备可以高剂量精确的摧毁肿瘤。精确放疗技术好比精确制导导弹,摧毁肿瘤但尽可能不伤及无辜。
纵观放射治疗的发展,从1895年伦琴发现了X射线便开创了放射线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历史,至今已有100余年。1976年,CT开始应用于临床放射治疗中,随之开创了调强适形放射治疗技术,不仅要求照射野的形状与病变完全一致,还要求病变内各点的剂量分布均匀,与治疗计划系统相连接共同构成了一个快速、精确的放射治疗计划与优化系统,放射治疗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
有资料显示,约65%~75%的肿瘤患者在病程的不同阶段需接受放射治疗,放疗对肿瘤治疗的贡献高达40%。现代放疗技术可根治很多早期肿瘤和局限性肿瘤,比如治疗Ⅰ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长期生存率由原来的30%提高到70%以上。早期鼻咽癌、多数头颈部鳞癌、宫颈癌等的放射治疗或同步放化疗长期生存率都在90%以上。采用现代放疗技术治疗脑瘤、肝癌、胰腺癌、肺转移癌、肝转移癌及腹膜后肿瘤等病的疗效明显提高。因此,对于实质器官的局限性肿瘤不只有开刀才能根治,采用放疗也可根治,而且副作用和创伤更小。
我省肿瘤放射治疗技术起步较早,发展却明显滞后。2012年4月青海红十字医院肿瘤放射治疗科正式成立,为青海各族人民健康事业注入一剂新鲜血液,标志着我省肿瘤精确放射治疗时代的来临:位置精确、剂量恰当,完全达到了保护正常组织、器官,提高肿瘤剂量的目的。其过程大致为:患者CT精确定位,图像传至计划系统(TPS);医生在每层CT图像上勾画出肿瘤区、高危预防区、低危预防区及邻近正常器官,并设定处方剂量(即设定肿瘤及预防区域照射剂量,限定正常器官如脊髓、肺、肝、肠管等受量);专业物理师进行剂量计算及验证;治疗计划传至直线加速器(美国Varian公司生产CLINAC CX高剂量率医用直线加速器)进行治疗。
青海红十字医院肿瘤放射治疗科以精确放射治疗技术(适形调强放疗)为主,并严格采取质控措施,对所有根治性放疗、辅助性放疗患者执行大查房制度,由科室主任及各级医师、物理师、部分护理师参加,主要内容为:诊断、分期、综合治疗方案设定、靶区勾画、计划评估、同步化疗方案等。科室开展的多项技术填补了省内空白:核磁共振仪(MRI)图像与定位CT图像融合进行靶区勾画;乳腺癌保乳术后及改良根治术后大分割放射治疗;Ⅱ/Ⅲ期直肠癌术前短程快新辅助放射治疗;晚期食管癌近距离腔内放射治疗;甲亢性眼病、炎性假瘤、骨化性肌炎等良性病的放射治疗等。宫颈癌以放射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受到了中华放射肿瘤委员会宫颈癌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放疗科主任张福泉教授的高度赞誉。科室积极开展科研及学术交流,主动争取我国肿瘤学及肿瘤放射治疗学唯一的院士于金明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肖泽芬教授、金晶教授等的加盟,进行远程指导、会诊,现场诊治等活动,使高原各族人民不出省即可得到超一流的医疗服务。我国放射肿瘤学泰斗殷蔚伯教授,中华放射肿瘤委员会前任主任委员李晔雄教授、现任主任委员王绿化教授、前副主任委员傅小龙教授等学界大家对科室的发展进行指导、规划或亲临授课、查房。
稳步发展 、卓越领先之动力源自于患者和同行的认可和信任
在采访中,张宽主任不止一次地提到:青海红十字医院放射治疗科从建立之初到今天的蓬勃发展始终离不开医院领导的重视支持和病患群体的高度信任,以及外院同行的实力援助和团队培训。当然科室团队团结、和谐、积极进取的精神也为学科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目前,青海红十字医院放射治疗科无论是设备优势和技术优势均在全省放疗学科领域开创出绚烂的春天。今后,科室将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和培训,在我国肿瘤学及肿瘤放射治疗学于金明院士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外援优势,进行远程指导、会诊,现场诊治等活动,使高原各族人民不出省即可得到超一流的医疗服务。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肖泽芬教授、金晶教授以及放射肿瘤学泰斗殷蔚伯教授、李晔雄教授、王绿化教授、傅小龙教授等学界大家的全力推动下,对科室学科建设的发展谱写卓越领先的新篇章。
积极接受放射治疗 扼紧癌魔喉咙
在肿瘤治疗过程中,其实存在很多误区,因为肿瘤对每个人或每个家庭都是一件大事,是个大打击。
第一个误区是,以为今天诊断为肿瘤,明天就急于治疗。其实,诊断为肿瘤只能说是“定性”,得出了一个你患了肿瘤的结论,但肿瘤的早晚、分期等“定量”信息,还需要更多详细检查,只有等检查完毕,“定量”信息足够丰富,才能根据分期等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医生也想尽快为你治疗,但必须在充分的检查之后,否则很可能造成诊断不准确,也难以给出合理治疗。
第二个误区是,一来就要求做手术。传统观念认为,肿瘤就需要手术,把瘤子切了就行。所以患者一来医院就问能不能做手术?什么时候开刀?其实,尽管有许多肿瘤需要手术治疗,且目前为止,手术治疗仍是对肿瘤治疗贡献最大的。但有一部分肿瘤不是靠手术,或者说不能完全靠手术治疗,也需要放化疗。放疗和化疗同样可以治愈一些肿瘤。
第三个误区是,过于恐惧放化疗的副作用。由于手术治疗肿瘤,大家比较熟悉,接受度比较高,尽管要麻醉,有伤口,但大家反而不是那么恐惧了。但不少人对放化疗很陌生,觉得它很神秘,有种恐惧感,尤其是社会上流传着一些关于放疗化疗副作用的过度渲染,比如放化疗会损伤正常的组织、化疗会使病人恶心呕吐、不能吃饭、掉头发甚至可能缩短病人的生命等。事实上,并不完全是这样的。每一种治疗手段都有它的副作用。能不能放化疗,医生会综合评估病人的病情和身体体质,评估放化疗带来的益处和风险,决定是否需要放化疗,决定选择哪种治疗方案。因此,不能因为担心放化疗的副作用耽误治疗。如果没有接受必要的治疗可能会面临肿瘤复发的风险,大家还是应理性面对。当然,刚得病时难免有个心理紧张期,建议多与医生沟通,选择最佳治疗方案,以期达到最佳疗效。
癌症治疗要正确处理好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一定要摒弃无作为的思想,二是防止过度治疗和过度诊断。癌症不可等同于绝症,现代医学将癌症归类为慢性、全身性疾病。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后近一半恶性肿瘤可以治愈或长期生存。恶性肿瘤的诊治关键是要做到正确诊断、准确分期、规范治疗。
目前癌症治疗不是过度,而是远远不足。
现在公众和媒体很关心癌症是否过度诊断、过度治疗的问题。实际上,我国每年新发病例300多万,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发病人数还会继续攀升。在病人不断增加的背景下,我们必须要认识到,我们的医疗资源是严重不足的,虽然存在个别过度诊治的现象,但更严重的是治疗不足的问题,很多肿瘤患者没有得到应有的治疗。肿瘤治疗资源严重不足的现状,是我国肿瘤防控必须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
信息科 :刘彦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