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Implantable venoHsaccesSport,IVPA)又称植入式中央静脉导管系统,是一种可完全植入皮下长期留置在体内的静脉输液装置。可进行输注药物、补液、营养支持、输血等治疗,同时也可以用于血样采集。通过使用无损伤针穿刺输液港即可建立输液通道,减少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和难度。此项技术在国内外已有多年应用经验。
针对上述情况,近期,青海红十字医院乳腺外科在青海省内首家开展此项技术,结合我科室疾病特点,既攻克了普通中心静脉管无法长期留置的难题,又较好的解决了传统的外周静脉输液对患者日常生活的较大活动时造成渗透和对血管的损伤,减轻了乳腺癌患者的痛苦,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及穿刺难度,保证了治疗的顺利完成。
一、VPA优点
1、可保留较长时间(8~10年),减少反复穿刺的痛苦和难度。
2、通过导管将药物输送到中心静脉,防止刺激性药物,尤其化疗药物、营养支持类药物对静脉的损伤,降低静脉炎的发生。
3、快速地高浓度地将药物输送到需要的组织器官,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总体上节约了患者的总费用。
4、由于它埋于皮下,是密闭的系统,减少了感染几率的发生。
5、减少了导管脱落的风险。
6、增加患者日常生活自由度:不需换药,可淋浴,提高生活质量。
二、适应症
1、需长期或重复静脉输注药物的患者
2、输注化疗药物的患者
3、TPN及其他高渗性液体输入
4、其他静脉治疗如:输血、抽血、输入抗菌素、普通静脉输液等
三、禁用范围
1、任何确诊或疑似感染、菌血症或败血症的患者
2、患者体质、体型不适宜植入式输液港
3、确定或怀疑对输液港的材料有过敏的患者
四、VPA的植入方法
1、患者或家属签字同意后
2、医师在局部麻醉下用穿刺针自锁骨下缘锁骨中外1/3处进锁骨下静脉,并在导丝的指引下将导管放入血管,导管头端的最佳位置是上腔静脉和右心房交界的地方(如下图);导管留置到位后,再建立皮下隧道和皮袋,以固定VPA的注射座。
五、进行术后健康教育:
1、告知书后3天内植入注射座疼痛可较明显,可给予止痛药物,保证无痛可良好的睡眠、解除焦虑情绪。
2、72小时后方可使用输液港。
3、观察局部有无红肿、感染、渗血渗液以及器材的扭转或损耗。如出现上述情况可及时换药更换敷料、抗感染及调整位置等。
六、维护
(一)输液港的穿刺
1、严格执行手卫生,遵守无菌技术操作
2、密切观察输液港植入部位有无肿胀、渗血、血肿、感染等并发症
3、以输液港注射座区域为中心向外旋转方式消毒,直径为15cm,消毒3遍。戴无菌手套,铺洞巾,以拇指、食指和中指将输液港拱起,用无损伤针(与输液港配套的专用注射针,即无损伤针,保证注射座穿刺次数达2000~3000次)垂直进针刺入穿刺隔,抽回血,冲管,封管。最后使用透明膜覆盖穿刺处。
4、无损伤针常规情况下1周更换1次。
(二)输液港的冲管及封管
1、输液港在一段较长时间不使用时,至少每4周至少1次冲洗导管。
2、所有冲管过程,必需用20ml生理盐水脉冲方式冲管,最后用肝素稀释液做正压封管。输液压力不高于25kpa
3、冲管时机:
(1)每次使用输液港后
(2)抽血或输注高粘滞性液体(输血、成分血、TPN、脂肪乳剂等)后,应立即冲干净导管再接其他输液
(3)如持续输入高粘滞性液体,应每4小时冲管一次
(4)两种有配伍禁忌的液体之间
(5)治疗间歇期每4周冲管一次
(三)输液港的血样采集
1、穿刺成功后,抽出至少5ml血液弃置不用
2、换一新的20ml注射器抽足量血标本
3、立即用20ml澄清生理盐水以脉冲方式冲洗导管
4、将血样注入采集试管中
(四)输液港的敷料更换:需严格无菌操作原则。一般情况下2—3天更换一次,如有渗血、脱落、怀疑污染时应及时更换
1、 准备好用物,卫生手消毒。
2、 观察输液港植入部位有无红肿、渗液、感染等异常情况。
3、 揭开敷贴,注意不要把穿刺针拔出。
4、 消毒皮肤,直径为15cm,消毒3遍。
5、 蝶翼针长度选择与纱布厚度要适宜,不能使穿刺针翼悬空,也可在穿刺针针尾下方垫适宜厚度的纱布,再用无菌胶布固定。
6、 待干后贴上透明敷贴,敷贴要求10*12cm,使输液港周围是一个密闭的状态。
(五)输液港的拔针:患者在治疗间歇,输液港在一段较长时间不使用时可拔针。
1、先检查穿刺处皮肤,撕去敷料,消毒皮肤,生理盐水冲管,肝素液封管
2、嘱患者深呼吸,在闭气时拔出针头,用无菌纱布按压止血5分钟。
3、仔细检查拔出的针头是否完整,有无缺损。
4、再一次用酒精棉签消毒穿刺处皮肤用创口贴贴在穿刺针眼处。
(六)出院指导
1、告知患者植入部位避免硬物撞击,以免输液港移位或损坏。
2、输液港植入侧上肢减少剧烈运动,避免做重体力工作,防止注射座翻转、导管扭转,以保证输液港使用寿命。
3、若植入部位出现疼痛、发红、肿胀等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4、出院后及长期不使用时每4周来院,用生理盐水20 mL脉冲式冲管后,再用10-100 IU/mL肝素钠稀释液20 mL封管。
七、总结
(一)VPA和PICC的比较
1、共同点 :两者均可将药物通过导管直接输送到中心静脉处,依靠局部大流量、高速度的血液迅速稀释和播散药物,防止刺激性药物尤其是化疗药、营养支持液、高浓度电解质对血管壁的刺激和损伤,减少血管硬化的机会。
2、VPA的优点:
①PICC需每周进行维护(包括更换贴膜及可莱福帽、消毒创口、生理盐水冲管、观察刻度和测量臂围等).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一般为非治疗期间每4周冲管一次,即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有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②PICC因接口暴露体外,容易拖出,且活动时易造成渗漏,因此日常生活受到限制.
③静脉港植入后患者因无创口,其日常生活不受限制,不需要换药,可洗澡、游泳,接受药物治疗方便又轻松,大大提高生活质量。
④PICC的接口暴露在体外,因此其感染率较静脉输液港高.
⑤PICC接口一般为肝素帽或可莱福帽,每周需更换,一般寿命为1年左右.输液港采用不易损伤的、具有自动愈合功能的硅胶穿刺隔膜,使注射座的穿刺次数可高达2000次,使用寿命一般可达5年。
⑥PICC血管条件差不能植入.静脉输液港对外周血管条件并无要求。
3、VPA的缺点
①PICC无需专用的无损伤针.静脉输液港必须使用专用的无损伤针,对患者造成一定的经济负担。
②PICC植入无需麻醉,经过一定培训的护理人员就可操作完成.静脉输液港的植入需在局麻下行颈外静脉切开置管,取出时也要进行局部麻醉手术,有创操作限制了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广范应用。
③PICC接口暴露在体外,可对其局部情况进行观察.静脉输液港因全部埋于患者体内,导管的情况无法观察。
总结:静脉输液港具有PICC不可替代的优越性。
稿件来源:乳腺外科 作者:李英 李宗龙 白文辉 庞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