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我院神经外科成功实施了我省首例同期“经皮颈内动脉、锁骨下动脉狭窄自膨胀支架置入”手术。颈部血管多处狭窄,多处血管狭窄同时置入自膨胀支架手术在我省尚属首例,手术的成功实施填补了我省、我院在该技术领域的空白。
患者,沈某,67岁,男性,长期头痛、头晕,发作性眼前黑朦、言语不利,右侧肢体发麻、无力症状,曾在省内多家医院求诊,均以“脑供血不足”给于药物治疗,未规范筛查血管,症状仍反复发作。此次就诊于我院心脏介入科,行颈部血管彩超提示:左侧颈内动脉、左侧锁骨下动脉重度狭窄,左侧锁骨下动脉盗血症。双上肢血压监测提示:左侧血压较右侧明显偏低(双侧动脉压差>30mmHg),头颅磁共振:颅内未见梗死灶。心脏介入科医师请神经外科会诊后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检查,提示:左侧颈内动脉起始端狭窄,狭窄率62.6%。左侧锁骨下动脉椎动脉近心端狭窄,狭窄率73.6%,左椎动脉正向血流未显影,右椎动脉反向左椎动脉供血。
从患者症状、脑血管造影结果判断患者反复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颅内供血减少,和供应颅内的两条主要供血动脉狭窄直接相关,影像学检查狭窄率也符合支架置入手术指针。
经过术前准备,医院为患者实施同期“左侧颈内动脉、锁骨下动脉狭窄自膨胀支架置入术”,手术在局麻下进行,用时70分钟圆满完成。术后造影见支架贴壁良好,狭窄解除,左侧颈内动脉远端充盈良好,左椎动脉前向血流恢复,右椎动脉血流前向,返流消失。术后患者监测双侧上肢血压,脉压差介于10mmHg之间,患者头痛、头晕及肢体无力症状较前明显改善。术后3天复查颈部血管彩超,血运明显改善。患者未出现任何并发症。
颈内动脉、锁骨下动脉、椎动脉、基底动脉、颈内动脉床突段、大脑中动脉等颈部、颅内血管狭窄可导致脑血流量减少、一过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血管性痴呆等疾病。疾病表现在脑组织,病根在血管,头颈部血管狭窄支架置入术可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斑块脱落引起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脑梗死,增加颅内血流量,改善患者认知水平。在脑梗死发生前及时诊断、治疗可以防患于未然,发生脑梗死后及时明确有无狭窄、是否需要支架置入可以亡羊补牢。
青海红十字医院神经外科在我省率先开展颈部、颅内血管出血性、缺血性疾病血管内诊断与介入治疗,与传统治疗方法比较,介入诊断与手术具有操作创伤小、患者痛苦小、恢复见效快、操作并发症少,术后24小时下地活动的优点,为“脑卒中”的二级预防提供了重要方法。
稿件来源:神经外科 作者:姚凯华 孙永 刘永玲 编辑:刘彦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