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众所周知,临床研究处于极度干旱的状态,大量的临床指南缺乏确凿的证据支持。根据美国医学会的一项报告,目前临床研究极待加强,世界上最常用的16个临床指南的2711条建议中,有确凿证据的仅占11%。而中国应用的临床指南绝大多数出自西方,少有源于自己的一手证据。为此开展临床研究,把临床经验转换成科学证据是我们每个临床医生的责任,更是挑战。
早期的医学研究以动物实验为主,严格控制其它因素的干扰,观察试验因素的作用。所需要的统计方法比较简单,随机抽样、随机分组、t检验、方差分析与卡方检验基本就够了。而现代临床流行病学,以非干预性的观察性的研究为主,其主要特点是有众多混杂因素的干扰,对研究设计、数据分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我们的科研教学与培训还停留在早期,与现代临床流行病学不接轨,结果造成项目负责人( Principal Investigator, PI)与SCI不接轨。
针对上述现状,青海红十字医院院长、党委书记、硕士生导师、甘立军博士代表医院特别邀请易侕学院(Empower U)讲师团队来我院进行结合实例分析,帮助大家理解科研设计的三大要点、掌握数据分析的思路、正确解读分析结果、准确做出科研论断、提高对SCI论文的鉴赏能力,从而达到全面提高我院相关人员的科研能力,提高科研分析思维,提高科研素质,实现SCI的突破。
反观近两年,我院临床研究正在慢慢萌芽,虽然谈不上遍地开花,但是很多医生已经蠢蠢欲动,少数医生已经撸起袖子干起来了!比如2017年青海省科技厅批准的重大项目,若干的队列就有我院2个项目。
通过此次培训,我院科研骨干的科研热情已被激发,他们纷纷表示要秉承哈佛大学高端课程的东风,打破地区差异,接轨国际高质量科研人才培养模式,撸起袖子干起来,让数据更有价值。
稿件来源:科教科 作者:魏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