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过医疗救助扶持一批”,是我省精准扶贫工作中“四个一批”中的重要内容,也是确保全省贫困地区群众从“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过程中解脱出来的有效途径。按照省卫计委的工作安排和要求,深入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把为民办实事工作进一步落到实处。4月6上午8点30分,由我院副院长徐波亲自带队,相关专业专家组成的扶贫义诊医疗队前往我院对口帮扶村——乐都瞿昙镇新联村开展“送医送药送温暖”免费义诊活动,把关怀和温暖送到村民家门口。
瞿昙镇新联村是省卫计委指定我院的对口帮扶村。院领导高度重视,选派副院长、胃肠外科博士、主任医师姜飚博士,妇科主任医师王烈宏、消化内科医师主任李万瑀、心血管内科医师主任赵新卫、骨科主任医师李永刚、康复科主任医师周建洲、中医科副主任医师徐延林、眼科副主任医师马学仁、口腔科副主任医师李万峻、疼痛科副主任医师王裕生、体检中心主任扎洛及相关医务人员组成专家义诊队,携带15000元药品及血压计、超声机、心电图仪器,对新联村的群众免费测量血压、测量心电图及B超检查等,并免费发放药品,根据每位群众的身体状况予以耐心详细的解答,并提出了合理化治疗和健康指导。此次活动,共义诊群众500余人,发放健康宣传资料1000余份,建议进一步在县级医疗机构检查治疗100余人,活动得到了新联村群众的一致赞许。
为扎实做好此次义诊工作,义诊行动前召开了专题会议。徐波副院长强调并安排部署此次义诊工作的要求和任务,动员和鼓舞医疗队的专家们通过“义诊”将医疗卫生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以实际行动 ,有效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徐波副院长说,瞿昙镇新联村是贫困村,也是我院对口帮扶村,当地群众就医难、看病难的问题比较突出,很多群众家里甚至出现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情况,给家庭造成不小的经济负担,严重制约了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此次我院开展的专家义诊活动,让瞿昙镇新联村百姓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青海红十字医院专家优秀的医疗服务。
同时,姜飚副院长也在会上强调,他说,自从我来到青海红十字医院工作挂职以来,发现这里僻远地区医疗条件落后,这就需要当地的政府、医疗机构进行帮扶,把百姓需要什么作为出发点,深入调查研究,制定符合当地情况的帮扶计划,点对点的进行“个体化精准医疗”,尽我们所能,把精准扶贫送到老百姓心里。
健康义诊 情系山乡
上午8点30分专家义诊队从医院出发,刚一到达对口帮扶点新联村就下起了绵绵细雨。前来参加健康咨询的村民已经排好了长长的队伍。其中,有上至80多岁的老人,也有不少年轻的姑娘小伙,还有不少村民将过去的诊断结果报告带到活动现场,请专家讲解。专家们顾不上休息,也不怕细雨的潮湿,就马不停蹄的投入到紧张有序的工作中,毅然坚持义诊,耐心细致的为他们答疑解惑,并提供健康指导。
“我今年57岁,常年外阴疼痛、红肿、发热,而且有的时候肚子很胀,大夫再咋办哩,难受的很。”村民李大妈挤在了王烈宏主任的义诊台前,详细描述着自己的身体症状。“你这个病啊能治,妇科炎症是女性多发病症,潜伏期长,要平时注意卫生,多做检查……”王主任热心的为李大妈解答。值得一提的是:王主任结合乐都方言为当地村民讲解注意事项和疾病宣教知识,语言诙谐幽默,不时的传来阵阵笑声。村民王阿姨说:“王主任真的好,他说哈的话我都明白的很,我也不害羞了,说话也不费劲了,王主任也能听懂我在说啥呢,真的很好,很贴心呐……”王主任对笔者说,此次义诊当中,80%的患者都患有生殖感染疾病,有三分之一的患者为绝经期妇女,这是由于她们缺乏生殖卫生保健知识,在病情较轻时,不重视用药,治疗意识薄弱,在病情严重时,才会想到治疗,这次也是给当地妇女上了一堂生殖保健课,让她们提高防病、治病的意识。
“知道是省上红十字医院的专家来,我特地起了个大早。为的就是能够向这些专家打问些病的治疗方法。”今年70岁的村民俆婆婆激动地说道。当笔者把俆婆婆带到姜飚副院长的义诊台前时,村名们早已经围了里三层外三层。70多岁的村民孙大爷,一早让女儿搀扶着来到义诊现场,老人说:“我腿脚不利索,不能出远门,听说今天红十字医院的专家在家门口给我们看病,我赶紧过来查查。”村民王大婶因为照顾小孙子,一直没空出门,身体不舒服也没去医院,这次在家门口就能体检,让她很高兴,拿到了两种治疗胃病的药对笔者说:“免费看病还免费送药,这在我们村是第一次,太感动了。”
“大夫,我的腿有点痛……”、“扎针后舒服多了,而且还是免费的,好嘢”!前来咨询周建洲主任的大多数是老年人,这些老人们大多都以颈肩腰腿痛症状为主。周主任对笔者说,由于高原缺氧、昼夜温差大以及饮食结构等诸多原因,风湿性关节炎等发病率较高,针灸治疗会逐步改善群众依赖药品治疗疾病的现状,以及转变群众对疾病治疗的传统思维模式,让更多的人了解、接受针灸治疗。听说是免费的针灸,许多村名都争着让周主任给针灸推拿,同时,他还教给村们们一些简单实用的自我按摩方法,帮助他们平时进行自我恢复。“专家们真好,酸痛的地方都变得舒服多了。”很多村民对周主任的爱心服务充满感激。
“你们来的专家水平还真高,刚听了下病人的病情,就准确说出他们得了什么病!”就在就医群众不远处,一位刚被赵新卫检查过的村名马某这样说。得知今天要来青海红十字医院的专家,他就一早到了义诊现场,赵新卫主任只是简单地询问几句,拿听诊器在他胸前仔细的听诊,就把他的病情给摸得一清二楚,并给他讲了详细的治疗方案。村民马某激动地告诉笔者:“我们这能有大医院的大夫给我们看病真好,希望这些专家能多来几次!”
俗话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你命!”虽然来看牙的村民不多,但是其中就有一位牙龈肿痛的村民前来打听看有没有来义诊牙科专家。就在此次的专家义诊队伍当中,就有一位来自我院的口腔科副主任医师李万峻,李主任告诉笔者:“良好的口腔习惯和定期洁牙能够保持牙齿坚固和牙周健康。好多村民包括在城市居住的居民,日常生活中都用了不正确的洁牙护齿方式,而自我口腔保健方法只能清除牙菌斑,不能去除牙石。因此需要定期到医院由口腔医生进行洁牙,使用专业的器械,清除口腔龈上和龈下部位沉积的牙石以及牙菌斑,最好每半年一次。洁牙的过程,本身也是检查牙齿健康的一个过程。”李主任话音刚落就为这位村民清洁牙龈的感染部位,叮嘱其注意事项和用药方法。清洁完毕后,这位村民的疼痛感减轻了许多,拉着李主任的手一个劲的说着感谢的话语。
义诊活动持续到下午3点,虽然各位专家很辛苦,但是能为当地百姓精准医疗服务都觉得很有意义。在参加此次义诊的专家中,李万瑀主任自豪地告诉笔者说:“能来到边远贫困村义诊,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体现了医者的价值,我们感到很幸福。”
响应号召 狠抓落实
“瞿昙镇新联村贫困村,现有贫困户32户112人。该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较低及群众健康意识薄弱的现状十分突出。为了做好此次健康义诊活动,我们提前做了充足的准备,希望能为新联村贫困家庭提供医院的专家平台,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健康问题。”我院医务处刘唐春主任告诉笔者,为把健康知识送到农村贫困户,医院积极与乡村干部、乡村医生联系,让他们将此次大型义诊活动的消息带给当地每一位村民。
新联村第一书记王永震告诉笔者,“我很荣幸成为新联村第一书记。我们这里比较贫困落后,医疗条件较差,医疗水平较低,但是,今天红十字医院的专家来我们村,我们非常荣幸,我发现红十字医院的专家义诊队是一支工作热情的队伍,他们的敬业精神打动了我,认真的对待每一位前来就诊的病人,尽可能满足村民们的要求,专家们将群众的身体健康放在首位,牢固树立医务工作者的良好形象,我代表新联村村民感谢你们!”
通过此次大型义诊活动,不但拉开了新联村“第一书记”健康扶贫的序幕,而且让新联村的村民们不出村就能享受三甲医院知名专家的诊疗服务,切实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开准“方子” 精准施治
据了解,近年来,在我国推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之际,习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以此来帮助全国7000万人口在2020年前脱贫。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上级部门精准扶贫工作安排,我院各部门科室积极响应号召,通过下基层义诊和送医送药的方式,充分利用医院自身医疗技术优势为新联村广大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集中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和缺医少药问题,极大地发挥了医疗卫生工作在保障农村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助推卫生精准扶贫工作深入开展。
此次“精准扶贫”送医送药大型义诊活动,院领导高度重视,医务处主任刘唐春及时与新联村第一支部书记取得联系,制定了开展送医下乡的帮扶措施。下一步,我院将按照帮扶方案,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将精准医疗送到群众家门口,提高当地居民的健康水平和自我保健能力,把青海红十字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乡村,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到党的关心和温暖,防止帮扶点出现有病不能医或因病返贫的现象。
稿件来源:宣传科 编辑:刘彦麟